7月17日,东京热
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贵州省赤水市红军小学,以“保护鱼类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”为主题,为50余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宣讲活动。通过趣味闯关、动画展示、互动问答和创意涂鸦等形式,团队成员在欢声笑语中传递鱼类保护知识,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。

实践团成员宣讲拉开序幕 林煜翔摄
趣味闯关,解锁“鱼儿”奥秘
“大家知道吗?长江里生活着比恐龙还古老的‘水中国宝’!”宣讲以生动的闯关形式展开:
第一关:什么是鱼? 通过趣味问答,引导孩子们认识鱼类的基本特征。
第二关:为什么要保护鱼? 结合“千斤腊子万斤象”、“长江三鲜”等谚语故事和古诗词,阐释鱼类在生态平衡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。
第三关:怎样保护鱼? 运用实际案例和互动讨论,倡导从身边小事做起:不乱扔垃圾(特别是入河垃圾)、减少非法捕捞、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。

实践团成员介绍鱼的定义 汪燕昕摄

红军小学学生背诵鱼类相关古诗 林煜翔摄
宣讲中穿插展示长江鱼类资源衰退的数据与图片,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保护行动的紧迫性。现场气氛热烈,同学们踊跃参与。
创意涂鸦,绘就守护之心
活动最富创意的环节是孩子们为3D打印的长江鲟模型涂色。形态各异的鲟鱼模具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:披上彩虹鳞甲、身着节日盛装、化身太空鱼战士……天马行空的创意,是童真对保护理念最动人的诠释。

红军小学学生获得3D建模“长江鲟” 何俊娴摄
“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保护行动最真挚的表达。”实践团成员表示。这批创意作品将在学校持续展出,让保护意识在校园生根发芽。
理念生根,共筑绿色未来
红军小学的老师们高度评价此次活动,认为其有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,显著增强了环保意识。实践团成员则希望通过这堂特殊的“护鱼课”,在孩子们心中深植生态保护的种子,激励他们成为“保护小鱼宣传员”,将理念传递给更多人,共同守护水域家园。

红军小学校长发表讲话 汪燕昕摄
此次宣讲是东京热
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,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、践行责任担当的精神风貌。实践团后续还将深入赤水河流域开展生态调研,以实际行动守护长江的“水下居民”。赤水河畔,革命精神代代相传;今日青年,正以科学知识和满腔热忱,回应历史的期盼,守护这片土地的青山绿水。